1950年以后,铣床在控制系统方面发展很快,数字控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铣床的自动化程度。尤其是70年代以后,微处理机的数字控制系统和自动换刀系统在铣床上得到应用,扩大了铣床的加工范围,提高了加工精度与效率。
安全规则:
1、装卸工件,移开,切削中头、手不得接近铣削面;
2、使用旭正铣床对刀时,慢进或手摇进,不许快进,走刀时,不准停车;
3、快速进退刀时注意旭正铣床手柄是否会打人;
4、进刀不许过快,不准突然变速,旭正铣床限位挡块应调好;
5、上下及测量工件、调整、紧固变速,均停止旭正铣床;
6、拆装立铣刀,工作台面应垫木板,拆平铣刀扳螺母,用力不得过猛;
7、严禁手摸或用棉纱擦转动部位及,禁止用手去托刀盘;
8、一般情况下,一个夹头一次只能夹一个工件。因为一个夹头一次夹一个以上的工件,即使夹得再紧,粗进刀时受力很大,两个工件这之间很容易滑动,导致工件飞出,刀碎、伤人事故。
仿形铣床的调整方法:
1、仿形板的调整:仿形触头杆有Ф8和Ф5两级,与铣刀直径匹配使用,采用这种方法加工零件时,被加工工件的孔形与仿形板的孔形一致。仿形触头杆应根据铣刀的直径作相应的调整,松开蝶形螺钉,拉动扳手,使定位螺母脱开销,再旋转90 º,使定位螺母的另一个孔套在销上。由于定位螺母上孔的深度不一样,在弹簧作用下可使触头杆固定在所需位置上。用蝶形螺钉锁紧触头杆,调整即告完毕。
工作需要进行加工时,仿形板的孔形应与零件的孔形一致,基准也要一致。当需要采用与仿形触头杆直径不同的铣刀时,设计的靠板应注意实际需要的尺寸。例如:铣刀直径大于仿形触头杆的直径时,铣出的型孔就比仿形板的型孔大一个直径差。所以仿形板应作成小一个直径差,才能得到需要的尺寸,反之亦然。
2、铣削进给深度的调整:铣削深度的调整:拉动手柄1时,方架可作上下运动,铣头也随着运动。面对机床,在方架左后方装有限位架,限位架上有定位制动螺钉,此定位螺钉与其下面的支座上的制动螺钉相对应。支座上螺钉可上下调整,能达到所需要制动高度。方架下降时,两螺钉相碰,即可限定其行程距离,此行程距离就是所达到的铣削深度;
3、不使用仿形板时的调整:不使用仿形板时,铣头行程可以用制动装置来调节。调节铣头时,松开手柄3和8,调节定位尺5和6,即可调定纵向行程,松开二螺母4,调节两螺母距离,即可调定横向行程;
4、喷雾冷却剂的调整:面对机床,铣头的右侧装有喷雾冷却器,转动尾部截止阀上的小手柄,即可把喷雾量调节到所需大小。